
第一篇:纪念建党90周年党课学习材料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90年的历程。这90年的历史,如同一幅壮丽的画卷,五彩斑斓,丰富厚重,既书写着英勇,又记录着艰辛;既放射着光芒,也不失有悲壮。重温党的历史,一定要抓住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深刻认识和理解党的历史的基本内涵。
三个历史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首先是一部奋斗史,即领导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这样一部奋斗史,是由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基本国情和历史任务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同时是一部探索史,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理论创新的历史。
范文网()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还是一部自身建设史,即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不断经受住各种风险和挑战考验、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
两次革命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革命,亦即中国近一个世纪以来的第二次革命,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这场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而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这次革命实际上包含两个革命,一个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个是社会主义革命。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二次革命,亦即中国近一个世纪以来的第三次革命,是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革命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社会主义新中国;第二次革命是要把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变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第二次革命在第一次革命的基础上,引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广阔道路,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三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第二件大事,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第三件大事,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这三件大事,用三个词概括,可称之为革命、建设、改革。当然,第二个时期的第二件大事也包括社会主义革命,而第三个时期的改革也是在进行建设。这就是说,建设这件事,实际上从第二个时期一直延伸到第三个时期,并且还将继续延伸下去。但由于我们党一直非常明确地强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所以,为了突出亮点并与第二个时期有所区别,第三个时期所干的大事可以用改革来作为标志。
两次飞跃
第一次飞跃和成果,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第二次飞跃发生在改革开放以来,主要成果是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二篇:纪念建党90周年学习心得
纪念建党90周年学习心得
最近重温党史,再次感受党90年来走过的波澜里程,心灵再次受到震撼,通过这次学习,对我们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极大的提高了自己的政治意识和觉悟。
党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蹒跚起步,一路走来,有过太多的坎坷与曲折。五四运动将马克思主义带到了中国,南湖游船的一大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带到了中国,至此中国革命发生了巨变,无产阶级的政党开始走上历史的舞台。建党伊始,由于党的理论的不成熟及领导者对中国革命的现状不够了解,走了不少弯路,不断出现“左”或“右”的错误,同时受到反动政府的排挤和迫害,革命之路多次陷入低谷,但是英勇的共产党人从未放弃对信仰的追求,坚持奋斗;1927年南昌起义为中国革命又翻开了新的一页,我党终于有了自己的武装力量,为后来的“枪杆子里出政权”武装夺取争取奠定了基础。 一个新生事物的诞生和成长,总是要受到那些陈旧思想和实力的抵制和压制,初期的中国共产党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粉碎了多次国民党的“围剿”,走过两万五千里长征,最终在陕北建立革命根据地,使革命的星星之火得以有燎原之势。 然而贫苦落后的旧中国不断受到列强的欺侮,1937 年日本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民族大义面前,我党表现出了宽大的胸怀和超人的胆识,与全国人民建立抗日统一战线,为了民族的存亡,国共合作,共同驱逐日寇,经过艰苦的8 年抗战,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此时的中国将走向何方,建立一个民主国家还是走向内战,我
们党在此时极力的争取国内的和平,然而一切的努力还是等来内战的爆发,三年的解放战争又不可避免的发生了,中国共产党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屈服,无数先烈的鲜血和生命终于换来了新中国的成立,世界历史也因此而改变。
新中国成立后,我党进行了系列巩固政权的斗争和社会主义改造,使我国大步迈入社会主义社会。然而年轻的党对国家的建设和管理还是缺乏经验,走了不少弯路,甚至出现严重的错误,尤其是后来的文化大革命,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和知识分子科学家等进行迫害,将阶级斗争扩大化,使年轻的新中国陷入10年浩劫的**中,使中国的经济受到严重的冲击。历史的发展总是这样,过程总是曲折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中国拨开了迷雾,将国家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发展上来。
此后的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各项事业取得重大发展,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同时,以江泽明为代表的第三代中央领导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完成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又一次升华。
随着改革开放及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伴随着发展的一些问题随着出现,社会矛盾也进一步增多,以胡锦涛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实际,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并提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口号,保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在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中仍然存在很多不
和谐的因素,贫富差距加大、房价居高不下、就业问题严重、官员腐败,尤其是近期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等, ……此处隐藏6506个字……个人发展,打造择业就业竞争资本的功能性手段。他们为了达到尽快实现程序上的组织发展,具体表现出行为上的“入党前抢着干,入党后拣着干”的特点。另一部分人则是为取得党票,表现为在某一阶段追求动力较足。他们认为,入党可为自己未来的名、利、权等方面获取政治资本和实惠。受社会腐败风气的侵扰,入党从政谋利的成长思维路径,或多或少地在他们脑中根植。同时,他们认为,入党更有机会被选拔为主要学生干部,能在评优评先评奖时得到实惠,在学生操行评定时能得到特殊加分,在公务员考试中能占据优势等,这样的复合功能更加激发了其追求入党的动力。
(4)虚荣被动型。在高校中,能够加入党组织的往往是少数优秀学生,因此,“共
产党员”这一称号变成了荣誉的象征。少数大学生为了满足虚荣心而追求入党。他们大多希望通过入党来体现个人的价值,但政治上不成熟,思想认识肤浅,对入党的终极意义认知不明。此外,有些学生本人的入党意愿并不强烈,但父母却很重视,在父母的规劝甚至压力逼迫下,被动地递交了入党申请,这类学生一般缺乏自主精神和内在积极性,在入党问题上缺乏恒心和毅力。
(5)从众投机型。少部分学生看到周围很多同学都写了申请,唯恐自己“落后”,跟不上“潮流”,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递交入党申请。有的学生看到不少同学申请一年多时间即被吸收入党,或者听别人说在大学期间入党相对容易,只要学习好或工作好,多拉拢同学,多接近老师,就可以入党,于是抱着试试看的投机心理递交了入党申请。此类学生对待申请入党的问题往往缺乏认真严肃的态度,他们争取入党的行为往往有始无终。在现实生活中,持有这种入党动机的同学往往都不太热衷于公益活动和集体生活。
三、引导大学生端正入党动机的对策
鉴于大学生入党动机多元化价值取向的复杂性,加强大学生入党动机的教育是高校党建工作当务之急。高校党员发展工作要从大学新生入手,加大工作力度,改进工作方法,加强教育和引导,加深大学生对党的认识,端正入党动机,做到“早启发引导”“早发现积极”“早培养提高”2。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对党的认识
强化端正入党动机的思想基础,着力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武装大学生头脑,使广大青年学生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加强在大学生中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的教育,使他们了解并逐步深入领会党的性质、纲领、任务、宗旨和纪律。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不断提高申请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政治素质,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对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引导。
(二)严格履入党程序,严把入口关,确保党员发展质量
一个党员是一面旗帜,一面镜子。发展得好,不但对周围的人是一个教育,而且能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心。反之,只能给党组织和其他党员身上抹黑,降低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为此对于基层党组织来说,应始终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着力抓好推荐、考察、教育、审查等关键环节,突出一个“严”字。一要做到推荐“严”。层层严格把好关,经过团支部、团总支、班主任、辅导员、团委、党支部、党总支、党委的全面考察了解,发现入党动机不端正的及时教育纠正,不改正者坚决不予发展。二要做到考察“严”。2 周礼春,《关于大学生入党动机的分析及解决策略》,《教书育人》2014年21期第43页。
考察重点是入党动机,考察他们在关键时刻能否坚定信念,同党保持一致,能否真正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是否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对已经列为入党对象的学生,必须严格通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和不断修正。要形成公平竞争的良好氛围,在具体工作中加强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抓好团内推优、民主测评和公示制度各个环节,将真正优秀的符合入党条件的学生吸收到党组织中来。
(三)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考核评议机制
这是重视入党后的教育和管理工作。要重视学生入党后的继续教育,增强党的理论修养和党性锻炼。入党积极分子,是未来的党员,同样也要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刻苦学习,自觉奉献,坚决反对把市场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原则引入党内生活,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树立党员责任意识,严格党内纪律,强化党员议事,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开展党员民主评议活动,组织党员经常进行自我剖析,克服思想认识上的松懈和不足,使学生党员的入党誓词由精神变为行动,做到真正的在思想上入党。
(四)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队伍建设
队伍的正确性能提高党建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在高校学生工作中,政工干部及教师处在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应该说,学生入党动机是否端正,要求是否严格,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者的能力和影响力。所以,要建立起一支政治思想过硬、理论素质扎实、党性原则坚定的党建队伍,这样才能使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提高影响力,确保党员发展的质量。
(五)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建立大学生入党动机纠偏的实践机制
加强实践锻炼,通过实践不断检验和端正大学生的入党动机是很有必要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人的正确认识,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并不断循环往复。端正入党动机,保证从思想上入党,必须在实践中不断用切身体验来深化对党的认识。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长知识、增才干。如组织大学生参加“三下乡”、“扶孤助残”等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培养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形成高尚的入党动机。
(六)树先进典型,弘扬先进事迹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发挥榜样的激励引导作用和示范作用,及时发现学生中的优秀典型并树立该典型,让学生在学习和对比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提高改进自己、完善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对于一些社会中的模范和先进人物,应该通过报告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对其进行专门的学习和探讨,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熏陶,利用优秀党员的典型事迹来教育感染学生,使其端正入党动机。
四、结语
大学生的入党动机的端正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尤其是在新形势下、新时代下生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必须是一个逐步发展、循序渐进的过程。高校教师应该承担起以身作则,从各方面来引导和培育大学生的思想进步,并将思想的发展贯穿到实践中去,真正地把符合党员条件的、优秀的大学生吸收到组织中来,使我们的党永远拥有新鲜的血液和顽强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杨海涛,《党对高校学生信仰的吸引力》[j].教育,2014(5)。
[2] 高雅静,《当代大学生入党动机的调查与思考》[j].,长春医学,2014vo7 no.2。
[3] 唐丽萍、姚远,《当代大学生入党动机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4(6)。
[4] 周礼春,《关于大学生入党动机的分析及解决策略》[j].,教书育人,20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