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桃花心木精品教学设计新版多篇

时间:2025-07-15 07:11:39
桃花心木精品教学设计新版多篇(全文共10953字)

概述:桃花心木精品教学设计新版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 篇一

一、导言:

生活的大海并非永远风平浪静,人生的旅途也决非平原纵马,永远一路顺风。人的一生总要经历这样或那样的挫折与磨难。再不幸与磨难中,有的人悲观消沉,最后被困难所击倒。而有的人却不甘沉沦,将腰杆挺的更直,从而成为杰出的人才。正如种桃花心木的人,不定期地照看桃花心木一样,有的桃花心木在自然界的考验中枯萎了,有的却能长成百年的大树。这节课我们就继续的欣赏和学习台湾当代名作林清玄《桃花心木》。

二、学习课文

(一)师:谁愿意朗读课文。师指名读,其他同学看屏幕,边听边思考:你听懂了什么?

师引导学生读懂种树人是怎样种桃花心木的。

生:……

(二)师:同学们读懂的资料可真多,这说明咱们读书都十分认真,那么,你们还想明白些什么呢?

生:……

(三)师:请同学们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看哪些问题能够独立解决,哪些问题能够合作解决。

实物投影相继打出:

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陈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师小结:

种树人不定时,不定量地浇水,目的就在于模仿自然规律,他善于创造自然的成长环境。让树苗在不确定中汲水成长,这样树苗自己就能够学会适应自然,并战胜自然,最终寻找到适合自己存活的办法。

师指导朗读

(四)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因为这种与众不同的种树方法,使桃花心木适应了不断变化的环境,学会了独立生存的本领。种树人的一番话解开了作者心中的不解之谜。而且从种树人的一番话中,作者还领悟出一个道理,那就是:

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

师总结阅读方法

三、师总结:

是的,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更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更能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这正如俗话说得那样:“不经风雨,难成大树。”“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为男。”人和树是一样的,生活在艰苦环境中的人更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从而学会生存和发展的本领。我期望同学们都能像课文中的桃花心木一样,能够经得起生活的磨练,最后长成参天大树,长成栋梁之材。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下列词语:汲水、枯萎、依赖、一旦、锻炼、优雅、勃勃生机。

2、过程与方法:

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⑵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涵的道理──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教学流程:

一、讲述故事,激趣质疑

1、教师动情地讲述故事:《一个大学生的故事》。

师:同学们,当你有一天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刻,你会是什么心情呢?

(生的回答是:高兴、激动、兴奋……)

师:是啊!这的确是一个令人无比激动的时刻。然而,有这样一位大哥哥,在接到北京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却忧心忡忡,不知所措。(生露出疑惑不解的神情。)

他是个从小失去父母的孤儿,姐姐为了照顾他,辍学工作,赚钱供他上学,对他照顾得无微不至,呵护得无可挑剔,从小到大十几年不让他干任何家务活,只要求他努力学习。读到高三毕业,他连自己的袜子都不会洗,方便面都不会煮,更不愿与人交流,必要的人际交往都很少,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无奈,又喜又忧的姐姐只好陪他一起去大学报到,但学校不允许这种情况的陪读,姐姐千叮咛万嘱咐后担心地离开了。他坚持不到3天便哭着打电话要姐姐来接他。因为他根本不能料理自己的生活,除了埋头学习,他一切都不会做。结局是遗憾而又令人无奈的,他退学了,与已经实现的大学梦想做了最后的告别。

2、请学生自由发言。听了这个真实的故事,你有些什么想法?

3、小结:同学们,这位可悲的大学生为什么会有如此结局呢?究竟是他的错还是他姐姐的错呢?(生思考回答。)

师:那今天我们就一起到《桃花心木》那里去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要求:字字入目,做到三不:不加字、不减字、不读错字。

2、小组交流自学生字、生词的情况。

3、教师请举手最快的前10名同学串读课文。

(师生共同正音,并对他们积极读书的态度予以表扬。)

三、朗读质疑,抓住重点

1、本文主要讲桃花心木,那么桃花心木是什么样子呢?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图片,你能用一个词说说它的样子吗?速读课文,作者是怎样介绍桃花心木样子的呢?(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

2、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再读一读这句话,感受它的高、直、美。(自由练,指名读。)

3、这样一棵桃花心木,它是如何长成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3~11自然段,回答问题,注意把相关语句画出来。

师:谁来说一说,桃花心木成长都有哪些不确定因素呢?

(板书:天数不定、水量不定、时间不定、苗数不定。)

师:哎呀,文中的种树人真是很奇怪,不光我们觉得奇怪,作者也觉得很奇怪,我们看他提出了哪些疑问。(生回答。)

师:作者发现时间不定,为什么时间不定?为什么水量不定?为什么带来的树苗不确定?他还不是每天都来,为什么天数也不固定呢?(生回答。)

四、默读思考,切入重点

1、发现了这些奇怪的举动,产生这样的疑问,现在你们自己默读12~13自然段,看看能不能帮助作者找到答案,你能解决哪个问题?

(板书:自找水源、汲水生长、拼命扎根、减少枯萎。)

2、了解了种树人要让桃花心木自找水源、汲水生长、拼命扎根、减少枯萎,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换句话说,要长成百年大树应具备哪些条件呢?

生:学会自我生存。

五、自读合作,解决难点

1、我们现在知道了种树人希望桃花心木具有自我生存的能力,仅仅是桃花心木需要这种能力吗?自读14~16自然段,你读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都用笔在书上标注下来,再与小组同学交流,都不明白的一会儿我们全班讨论。

2、桃花心木是依靠什么从及膝高长到与屋顶一般高的呢?

生:自身的生存能力。

3、种树人更关注的不是桃花心木的生长程度,而是桃花心木的 ……此处隐藏7068个字……我们就一齐到《桃花心木》那里去寻找答案。

二、初读,整体感知观其貌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要求:字字入目,做到三不:不加字、不减字、不错字。

2、小组交流自学生字词的状况。

3、教师请举手最快的前十名同学串读课文。

(师生共同正音,并对他们用心读书的态度予以表扬。)

三、精读,潜心会文领其意

1、教师:同学们,读书只做到正确流利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把书读出情、读出意、读出味、读出神,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努力必须能到达这样的要求,那么大家刚才提出的问题必须会迎刃而解。

2、再读课文,画出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3、反馈学生画出的句子及不懂的地方。

4、抓住重点句段,感悟育人真谛。

学习12、13自然段。

①指名读。想一想:这两段主要讲什么

②逐句品读。引导学生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并相机指导朗读。

(学生之间互动竞争,进行朗读比赛。)

③全班交流自己从读中体会到了什么

④教师小结。

学习14自然段。

①投影出示此段课文,全班齐读。

②自由朗读,小组交流读后的感受。

③小组派代表,全班交流。

教师引导理解:”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④学生自悟,有感情地朗读。

学习第15、16自然段

①愿意读的同学一齐读。

②小组讨论: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

③全班交流。小组派代表发言,师生共同评议。

四、展读,联系实际话育人

1、分主角表演,种树人与“我”之间的交流。

①同桌组合练习。

②推荐上台表演。要求:注意人物的身份、语气、能够自由发挥。

2、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想法。教师与学生互相交流。

3、教师小结:

同学们,成长为一棵抵御风雪,顽强生存的参天大树的确要付诸于不懈的努力。在挫折与逆境中锻炼、成长,才是我们就应走的成才之路。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 篇十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借种树喻育人说明的深刻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借种树喻育人说明的深刻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交流资料

1、揭题板书,齐读课题。

2、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桃花心木的资料。

3、你想知道课文写了些什么内容,就让我们一读为快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桃花心木写了哪些内容。

2、交流

(1)以学生自愿报名的方式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相机检查指导生字新词的朗读。

(2)交流问题

三、品读课文,质疑解疑

1、细读,准备介绍文中的桃花心木和种树人。

2、启发交流: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桃花心木这种树,也结识了一位举止奇怪的种树人,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可以用文中的句子来描述,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介绍。

3、种树人奇怪的举动使大家心中满是疑惑,如果老师就是这位种树人,就在你面前,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呢?相关句子:“我忍不住问他,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该不会这么容易枯萎吧?”

5、同学们一定急于解开心中的疑惑,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近这位种树人,听听他是怎么回答的。

6、自读种树人说的话,讨论刚才提出的问题。

7、同桌两人分角色扮演作者与种树人,通过对话解决刚才的问题。

四、潜心会文,领会主旨

1、种树人朴素的话语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让我们受益匪浅,作者听了种树人的话,更是领悟到了深刻的道理。

2、默读,启发思考:同学们能理解吗?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或所了解的名人事例来体会句子的含义,有困难的地方可在小组里展开讨论。

3、交流汇报:

(由于学生阅历尚浅,教师可通过课件简单补充张海迪等人的事迹,以加深学生对此段话的理解。)

4、小结引读:这段话,作者由树的成长想到了人的成长,多么富有哲理啊!你们喜欢吗?那就请你有感情地读读吧!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努力拉近文本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联系个人生活实际或补充典型事例来与文本再度展开对话,使原来远离学生的深刻道理变得鲜活生动,真实可及。)

五、回归课文,深化感受

1、种树人的一番话,给了作者,也给了我们不少启示。而当初仅及膝盖的树苗,如今又怎样了呢,课件出示——

“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2、假如你就是如今长成大树的桃花心木中的一棵,你想说些什么?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谈出自己的感受:对种树人说……;对已枯萎的同伴说……;对一起成长的伙伴说……;对前来散步的人们说……)

3、总结:同学们,温室中的花朵经不起风雨的考验,屋檐下的小鸟飞不上广阔的蓝天,在逆境中自强不息,是成才的一条通路。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谈出对文本的感悟,不仅充实、升华了文章主旨,也使课堂焕发出蓬勃的个性风采,闪现着灵动的智慧之光。)

读写练习题

一、根据课文填空,完成练习。

1、树苗种下以后,他常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的并没有 ,有时隔 ,有时隔 ,有时隔 才来一次; 也不一定,有时浇得 ,有时浇得 。

①。抄写说明这样做的道理的句子:

②。写出你读了这些句子的感受。

2、他的一番话,使( )非常感动。不只是( ),( )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 ),能比较( )生活的考验,会( )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 )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 )把很少的养分( )为巨大的能量,努力( )。

①。“不确定”指的是生活和学习中的什么情况?

②。“养分”、“能量”分别指什么?

③。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二、按分好的段归纳段意。

第一段(1、2自然段):

第二段(第3自然段至结尾):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桃花心木精品教学设计新版多篇范文。

《桃花心木精品教学设计新版多篇(全文共10953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