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个园导游词 汇总10篇

时间:2024-11-26 07:49:02
个园导游词 汇总10篇(全文共23002字)

个园导游词 汇总10篇 由会员“灵露”整理投稿精心推荐,小编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目录】篇1:个园导游词篇2:个园导游词篇3:个园导游词篇4:个园导游词篇5:个园导游词篇6:个园导游词篇7:个园导游词篇8:个园导游词篇9:个园导游词篇10:个园导游词【正文】

篇1:个园导游词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扬州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扬州个园位于江苏省扬州市东关街的北段,是中国园林中以叠石见长的著名园林景观,亦是全国的四大名园之一。个园是以竹石取胜,连园名中的“个”字,也是取了竹字的半边,应合了庭园里各色竹子。个园的叠石艺术,采用分峰用石的手法,运用不一样石料堆叠而成“春、夏、秋、冬”四景。四季假山各具特色,表达出“春景艳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景惨淡而如睡”和“春山宜游,夏山宜看,秋山宜登,冬山宜居”的诗情画意。个园旨趣新颖,结构严密,是中国园林的孤例,也是扬州最富盛名的园景之一。

江苏扬州个园,是一座独具风格的名园。它是清嘉庆、道光年间两淮盐总黄至筠在明代寿芝园旧址上兴建起来的。当时园中遍植翠竹,盖取东坡诗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以示主人不俗。又因竹叶形状像一个“个”字,故名“个”园。

个园以四季假山的堆叠精巧而著名。步入个园大门,便见湖石傍门,修竹繁茂,石笋参差,恰似“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此即个园春景,稍前又有生肖之假山石,皆在似与不似之间,与整个“春山”和竹林相映成趣。“春”去“夏”来,绕过“宜雨轩”,眼前豁然开朗。在浓阴环抱的荷花池畔,一座六七米高的太湖石假山出此刻面前,这就是“夏山”。过石桥,进石洞,只觉得藕荷飘香,苍翠生凉。转过“鹤亭”,是座“一”字形长楼,循楼而去,“秋从夏雨声中入”,长廊尽绷便是“秋山”。秋山全用黄山石堆叠而成,构思大胆,用石泼辣,相传为大画家石涛杰作。看此山,山势巍峨,峰峦起伏,又见古柏斜伸,红枫遍植,钟乳石挂,石桥俨然,气象果然不一样一般。设若晴天薄暮时分,秋山面迎夕照,一红如染,“秋高气爽”的诗情画意顿时溢出。步下秋山,过“透风漏月厅”迎面是一组由白色石英石堆叠而成的“冬景”。一只只“雪狮似顽皮的孩子残雪堆就”。山脉、山顶“终年积雪”。南面有一堵白围墙,墙上开了四排风洞,使人不寒而觉寒。

篇2:个园导游词

【欢迎词】来自×地的朋友们:大家好!大家辛苦了!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我们××旅行社欢迎各位朋友来本地来观光旅游。我姓x,是××旅行社的一名导游,大家叫我“x导”好了。这位是我们的司机×师傅。在我市旅游期间就由×师傅和我为大家供给服务,我们十分荣幸!大家在此旅游,能够把两颗心交给我们:一颗是“放心”,交给×师傅,因为他的车技娴熟,有12年的驾龄,从未出过任何事故,另一颗是“开心”,就交给x导我好了。旅游期间,请大家认清导游旗的标志,以免跟错队伍。请大家记清集中和游览时间,以免因一人迟到而影响大家的活动。大家有什么问题和要求请尽量提出来,我将尽力解决。最终祝大家这次旅游玩得开心、吃得满意、住得舒适。多谢!各位朋友!今日我们要游览的是扬州市拥有江南风情之美的个园。下头请随我前来。

【景区概况】

个园位于扬州市盐阜东路,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是典型的中国江南私家园林的杰出代表。个园初建于明代,为“寿芝园”,其假山堆叠相传出自大画家石涛之手。他一生“搜尽奇峰打草稿”,晚年寄居扬州,作画之外,设计园林,胸有丘壑,另辟蹊径,至今仍存下个园和片石山房,弥足珍贵。清时该园为马曰琯、马曰璐兄弟二人别墅——小玲珑山馆。嘉庆道光年间,扬州八大盐商商总黄至筠凭借其雄厚的实力,不仅仅在该园的基础上,增其旧制,遂成今日规模,并且因延请高手,融汇南北,锐意创新,使该园在中国园林中独树一帜。因主人爱竹,且竹叶形似“个”字,故名“个园”。是扬州现存最大的富商园林。

全园占地24000平方米,分为中部叠石区8000平方米,南部住宅4000平方米,北部品种竹观赏区12000平方米。该园最负盛名者是以笋石、湖石、黄石、宣石叠成的春夏秋冬四季假山,叠石艺术高超,以石斗奇,融造园法则和山水画理为一体,令人叹为观止。

【万竿生态竹】

进入北大门,迎面而来的就是万竿修竹。竹是个园的精魄,个园的灵魂。黄至筠爱竹,并在园内种竹万竿,这是扬州城内最佳赏竹处。现有竹60余种,近20000竿竹,既非草本,也非木本,它在植物界中自成特殊的一族。分丛生和散生两大类,扬州地处江淮,适宜散生竹种和少数比较耐寒的丛生品种。从观赏角度可分为观秆和观叶两大类型。

观赏竹中龟甲竹、慈孝竹最具特色。龟甲竹是楠竹的变异品种,属自然生长的变异竹子,所以极为稀少。龟甲竹的节片像龟甲又似龙鱗,凹凸有致,坚硬粗糙,秆基部节间连续呈不规则的短缩肿胀,并交斜连续如龟甲状。慈孝竹也叫孝顺竹,丛生竹种,笋期在夏季,新笋紧靠老竹,像是遵从古训“父母在,不远游”。而老竹,则殷殷呵护,扶持着新竹免遭风雨侵袭,平安成长。正如板桥所言“新竹高于旧竹枝,全靠老秆来扶持。”

【竹西佳处(竹径)】

行至竹径尽头,可见一匾额上题着“竹西佳处”。“竹西”的来历,出自晚唐诗人杜牧吟咏扬州的诗句,“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到了宋代词人姜夔那里又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的词句,之后人们便用“竹西佳处”来指称扬州。其实,真正的竹西佳处,都在这条竹林小径上。

【桂花小道】

走过竹径是一条由桂花树枝叶交错构成的林荫小径。桂花的花期大多在中秋前后,前后可持续20天左右,可是盛花期也就一个星期的样貌,每到花开的时候,满园都浮动着清馨的芬芳,令人沉醉。

【丛书楼】

下头来到书画雅地丛书楼。

丛书楼是二马所建,他们是安徽祁门人,虽经营盐业,但雅好书画,尤其不惜重金收藏典籍,家中藏书百橱,积十余万卷,《清史列传·儒林传》谓其“藏书甲大江南北”。家中有丛书楼,觅句廊,看山楼,红药阶,透风透月两明轩,至今旧制尚存,故名仍袭。楼下的楹联:“清气若兰虚怀当竹;乐情在水静趣同山”可代表其心境。可贵者马氏并非将典籍深藏秘阁,宁饱蠹虫,不轻易借人,而是编成《丛书楼目录》,方便文友查阅,使书尽其用。诗人卢雅雨,学者惠栋,藏书家赵昱都曾借抄马氏秘籍,而全祖望、厉鹗都曾长期寓此写成了学术专著。

【冠盖豪门盐商第】

而南部住宅系清代扬州建筑的代表作。建筑分三纵,由东向西构成三条轴线,每条轴线均分为前、中、后三进,东纵和中纵每进三间,西纵每进五间,该纵中、后两进为二层楼房,抄腰廊连接,由两条火巷分隔。有楠木大厅和柏木大厅各一进,每进皆逾80平方米,用料考究,十分珍贵。由东向西渐次高大雄伟,分别按禄、福、寿设置,其梁柱枋隔构件,窗门飞罩的雕饰都以动植物的 ……此处隐藏20501个字……景中步入园门,迎面便是一座四面厅。厅前有两个用湖石平叠的花台。两台植竹,东台种桂,因而此厅原先称为桂花厅,此刻匾额上已改名为“宜雨轩”。从厅中朝南而望,到处是绿意盎然,近处是青竹、丛桂。透过围墙上四个水磨石砌的漏窗及月洞门,还能够看到我们刚才走过的竹石小景。近景远景既内外有别,又隔而不闭。这种以内外互对互借来增加入园第一景的深度的造园手法,还是个国的独特之处,可谓别出心裁。从桂花厅沿着轩廊往西走,经过一片密密的竹林,便来到水池边上,隔水往北望去,只见蓝色的天幕下,巍峨屹立着一座苍古浓郁、玲政剔透的太湖石假山,山下有石洞,山上有石台,形姿多变,形状宛如天上的云朵,这就是夏山。山前有一泓清澈的水潭,水上有曲桥一座,通向洞口,巧妙地藏起了水尾,给人以“庭院深深深几许”的观感。池中遍植荷花,一眼望去,“映日荷花别样红”,突出了“夏”的主题意境。

走在曲桥上,我们能够饱览夏山的秀色,只见两旁奇石有的如王鹤独立,形态自若;有的似犀牛望月,憨态可掬。抬头看,谷口上飞石外挑,恰如喜鹊登梅,笑迎宾客;跳远处,山顶上群猴戏闹,乐不可支。真是佳景俏石,使人目不暇接。进入洞室,刚开始觉得有点阴森,继而习惯了斜上方石隙中落下的丝丝光线,便觉得洞室宽敞。而小池里的水又分出一支流入洞中,加上湖石色呈青灰,夏日在洞中赏景,更觉凉爽。洞室能够穿行,拾级登上,转上数转使到山顶。上有一小亭子孤立于假山之上。亭前留有一株古松,伸出崖际,增添了夏山的葱郁的气氛。站在亭中,回首再看假山,在山洞石缝中,广玉兰盘根错节,石阶两旁,雨打芭蕉亭亭玉立。走在其间,只见浓荫披洒,绿影丛丛,真让人感到心已旷神怡。

【园林秋景:黄山石—秋山】

各位游客:如果夏景是以有清新柔美的曲线的太湖石表现秀雅恬静的意境,那么秋景则以黄山石粗扩豪放的直线表现雄伟阔大的壮观。因为黄山石既具有北方山岭之雄,又兼南方山水之秀,所以秋山是个园最富画意的假山。整座假山,都用悬岩峭壁的安徽黄石滩就,其石有的颜色呈储黄,有的赤红如染。假山主面向西,每当夕阳西下,红霞映照,色彩极为醒目。在悬崖石隙中,又有松柏傲立,其苍绿的枝叶与褐黄色的山石恰成比较,宛如一幅秋山图景。山巅建有四方亭,人在其中,俯瞰四周景观,往北远眺绿杨城郭,瘦西湖,平山堂及观音山诸景又—一招入园内,这也是中国传统的造园手法之———借景。在我国古代,向有秋日登高远望的传统。个园黄山石是全国的制高点,又以重阳登高来渲染秋的主题。

秋山的外形高峻突兀,内部结构复杂。石洞、石台、石磴、石梁与山中小筑交错融合在一齐,构成一条扑朔迷离的山中立体游览通道,它不仅仅有平面的迂回,更有立体的盘曲。游客们,如果您感兴趣的话,能够因山而楼,再由楼两山,慢慢去领略这座设计巧妙、堆叠技法高超的扬州名山——秋山的风采。

【园林冬景:透风漏月轩—漏商】

从黄石假山往南看去,在三盈小楼的西面,有一个幽静的景区,这区域的主体建筑是一座南北敞达,东西用墙围闭的小厅,这些建筑给人的感觉好像带了某些“京味”。请看这些房子,屋角起翘较小,屋面较平缓,造型显得比较厚重,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先在清朝盛世,帝王南巡,都要在扬州游玩。扬州盐商经济实力雄厚,为了所谓的“迎銮”,费尽心机来揣摩皇帝的喜好,因而有不少园林建筑就仿照了北京建筑的款式,渐渐地,扬州园林中有些建筑也带有了某些“京味”。这幢叫作“透风漏月”的小厅也不例外。在厅的南面有一座用宣石平叠的花台,台上倚着花园的南界墙,又有宣石堆起的小型倚壁假山,这就是冬山。宣石产于安徽的宣城,其色洁白如雪,人们又称它为雪石。这一景区,原是冬日围着火炉,边赏雪边品茶的地方。为了使假山在不下雪之时仍有雪意,便将宣石山置于南界墙北面的墙下,从厅中望去,台上小山一色皆白,犹如积雪未消。因为宣石中包含石英,其色虽白,但在阳光下会闪闪发光,如将其置于向阳处,就与赏雪的主题有些相违,冬山背阴,也可见叠山家观察的仔细了。

宣石山的东侧界墙外,便是个园的人口处。为了使冬天的意味更足,造园家在墙上有规律地排列了24个圆洞,组成一幅别具一格的漏窗图景。每当阵风吹过,这些洞口犹如笛萧上的音孔,会发出不一样的声响,像是冬天西北风呼叫,以声来辅助主题意境。更为奥妙的是,经过那几排透风漏月的圆润,看到的是春景的翠竹、石笋。不知朋友们有没有产生“冬去春来”的联想。

【个园造园艺术总体概括】

游客们:在个园景区规划时,园主人按照主要游览路线顺时针方向布置了春、夏、秋、冬四处假山石景,立意新颖,用材精细,配景融洽,结构严密。在这些以假山为主题的风景序列中,时令特征是创作的命题,春山是启示部,夏山是展开部,秋山是高潮,冬山是尾声,就像音乐的创作或写文章那样,有着严密的章法。

各位游客:个园的假山概括了所谓“春山谈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与“春山宜游,夏山宜看,秋山宜登,冬山宜居”的画理。园内还有“宜雨轩”、“抱山楼”、“拂云亭”、“住秋阁”、“漏风透月轩”等古建筑。四季假山在这些楼台亭阁的映衬下,加之古树名木点缀其间,更显古朴典雅、幽深雄奇。有人说景石四标准:“皱、瘦、透、漏”,似乎已成定论,这可是是一般的叠石技巧,像个园这样分峰造石,构成四季假山,游园一周,似游一年,足见构园者的不一样殊俗;更可贵者,这春夏秋冬都不是孤立的个体截然分开,而是浑然天成。冬景虽给人以积雪未消的凛冽之感。但靠春景的西墙却开了两个圆形的漏窗,只见枝枝翠竹过墙来,又给人们“严冬过尽绽春蕾”的深远意境,整个园景犹如一幅构制巨大的画卷,构成美的和谐。

篇10:个园导游词

大家好,欢迎来到杨州个园!我是林宪坤。今日由我陪伴大家参观这个古典园林。

这个园林主要以竹子为主,“个”是竹字的左半边,像3片竹叶所以叫个园。

个园最值得一看的就是四季假山了主人在设计它的时候别有用心。采用了“春山宜游,夏山宜看,秋山宜登,冬山宜居”的画理。

一进春季假山,就看到一左一右两个花台。台上翠竹亭亭,竹间叠放了参差的松布石笋,远远看去,就像刚破土的春笋阳光把稀疏竹影映射在园门的墙上,构成“个”字形的花纹图案把人领入了春天的美景。

出了春季假山就是夏季假山。到处是绿意盎然,近处是青竹、丛桂。透过围墙上四个水磨石砌的漏窗及月洞门,还能够看到我们刚才走过的竹石小景。

黄色是秋天的色彩,设计者采用了黄石为假山抹上了的秋的色彩,所以秋山也叫黄山。植物上选择了火红的枫叶,是秋的象征,设计者采用了很多的枫树凸现了秋的特点。

东景大幅度的采用了白色灰色,主要是用白色的宣石堆叠而成。包含石英的地方就像刚下了一场雪一样。冬天的景色生动得展此刻我们的面前。靠春景的西墙却开了两个圆形的漏窗,只见枝枝翠竹过墙来,又给人们“严冬过尽绽春蕾”的深远意境

游园一周,似游一年。整个园景犹如一幅构制巨大的画卷,构成美丽和谐的人间仙境!

【小编简评】

个园导游词 汇总10篇如果还不能满足你的要求,请在搜索更多其他个园导游词范文。

【网友评价】

文字简炼,感人。

《个园导游词 汇总10篇(全文共23002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