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学生入学报告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第1篇】有关小学生入学年龄的调查报告20xx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我在xx市二街小学、南关小学、东关小学三家小学以教务人员和学生为调查为对象,进行了小学生入学年龄情况的调查。
一、社会调研过程简述
1、目的和意义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
学校教育是个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组成部分,个人在学校里接受计划性的指导,系统地学习文化知识、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学校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着个人社会化的水平和性质,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基地。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社会尊师重教,学校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在社会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小学生作为祖国的花朵更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小学生入学年龄及其包学习班情况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出我国近20年的精神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果。
2、取样方式:
这次调研我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
3、调研程序:
(2)调查过程:
xx月20日,在xx市二街小学向教务人员及学生做问卷调查。
xx月21日,在xx市南关小学向教务人员及学生做问卷调查。
xx月22日,在xx市东关小学向教务人员及学生做问卷调查。
(3)调研汇总:20xx年xx月25日至20xx年xx月26日,将收集的问卷整理并统计,整理采访记录。
(4)撰写报告:20xx年xx月27日至31日,根据调研所得资料和网络资料撰写报告。
二、社会调研结果与分析
1、问卷数据统计
(1)xx市二街小学:
60%的小学生6周岁入学,30%的小学生7周岁入学,10%的小学生5周岁入学;
有xx市区常住户口的家长,给孩子报名时需提供户口簿、房屋所有权证、父母身份证、《计划免疫保偿证》或《预防接种卡》。程序相对简单,而且住校距离相对较近父母比较放心,所以5/6周岁上学的小学生90%是本地人。二街小学中外地户口的小学生占70%,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郑州上学,需提供六证:户籍所在地的户口簿、父母身份证、xx市居住证、父母一方与用人单位签订并经劳动保障部门鉴证备案的劳动合同或工商行政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以及户口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县(市)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出具的准予在xx就读证明以及免疫卡等。流程有少许麻烦,所以7岁入学的学生中80%是外地户口的小学生。(2)xx市南关小学:70%的小学生6周岁入学,5%的小学生7周岁入学,25%的小学生5周岁入学。
因为南关小学外来人口数量相对于二街小学较少,所以80%的小学生正常年龄入学。但是因为南关村的村名自己开厂的比较多家里比较有钱,对孩子的照顾不是很在心所以有部分小学生7周岁上学,很少的小学生5周岁上学。
(3)xx市东关小学:
相对二街小学和南关小学,东关小学的小学生上学普遍较早,绝大部分的学生都是正常年龄6周岁入学;也有部分小学生是5周岁入学。而7周岁入学的小学生基本没有。本人感觉原因一:东关村外来人口较少,绝大部分村名是本村户口。所以都是正常年龄上学。原因二:东关村民工作部分经商部分有自己的企业和厂子。工作相对稳定而且对后代的教育比较重视。
2、访谈过程(xx市东关小学)
刚进入xx市东关小学,我就看见门口后面一块大石头写着已发展为本几个大字,学校干净整齐。面积不大但是感觉不到狭小,墙上画着好多宣传画。学校的环境非常干净,有清洁工打扫走廊与楼梯,楼梯拐角还摆放了高大的绿色植物。总之学校的总体环境较好,可以感受得到学生们在学校可以快快乐乐的学习成长。
我去的时候,正碰到高级教师王龙上班。他是一位慈眉善目的老教师,从事教学已经30多年。他说:这些年国家加强了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东关小学的校训是追求卓越。办学宗旨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素质全面的现代人。办学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看我听得入神,他顿了顿接着说:
近年来,学校按照以人为本、科学管理、求真务实、质量第一的指导思想,恪守追求卓越的校训,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大力倡导尊重的教育。学校还构建了高站位决策、低重心运行、近距离服务、走动式管理的运行模式,极大提高了管理效益,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结果统计与分析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说实话我们的孩子现在是什么样,我们的祖国将来就是什么样!家长都希望能够善代、尊重自己的孩子,认真的对待自己的孩子。认真的对待孩子就是认真的对待我们自己的将来,认真对待我们祖国的将来!因此如何能将孩子培养成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是非常重要的。然而我的这次调研发现发展中国家小学教育儿童入学率低,尤其女童入学率更低。
巩固率不高,辍学现象严重。许多儿童难以适应学校的学习,不能按照教学计划大纲的要求掌握基本的技能,学业成绩达不到基本的标准。这种教育上的浪费和失败,引起了教科文组织的关注。我们更应该相处处理问题的对策,尤其是外来人口对小学生入学造成的许多不便。人们更应该重视对下一代的初等教育。虽然我感觉调研体现出xx的小学教育仍有待提高,但是通过上网查资料我发现xx的小学已经有了翻天覆地似的变化。有些这实在是令人高兴的事情,这也意味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果。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的社会肯定会越来越和谐,越来越美好!
【第2篇】关于市小学生入学年龄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xx市小学生入学年龄情况的调研报告
XX年7月20日至7月26日,我在xx市二街小学、南关小学、东关小学三家小学以教务人员和学生为调查为对象,进行了小学生入学年龄情况的调查。
一、社会调研过程简述
1、目的和意义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
学校教育是个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组成部分,个人在学校里接受计划性的指导,系统地学习文化知识、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学校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着个人社会化的水平和性质,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基地。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社会尊师重教,学校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在社会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小学生作为祖国的花朵更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小学生入学年龄及其包学习班情况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出我国 ……此处隐藏11503个字……重。许多儿童难以适应学校的学习,不能按照教学计划大纲的要求掌握基本的技能,学业成绩达不到基本的标准。这种教育上的浪费和失败,引起了教科文组织的关注。我们更应该相处处理问题的对策,尤其是外来人口对小学生入学造成的许多不便。人们更应该重视对下一代的初等教育。虽然我感觉调研体现出xx的小学教育仍有待提高,但是通过上网查资料我发现xx的小学已经有了翻天覆地似的变化。有些这实在是令人高兴的事情,这也意味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果。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的社会肯定会越来越和谐,越来越美好!
关于小学生责任感调查报告
【第9篇】技工院校学生的入学动机及择业趋向调查报告技工院校学生的入学动机及择业趋向调查报告模板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教育结构的调整,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高学历、高技能以及学历加技能的多元化复合型人才的新特点。伴随着普通高校的扩招以及各类高职院校的纷纷成立,普通高中的报考持续升温,再加之毕业生生源逐年减少,因此各级各类技工院校生源急剧萎缩。而另一方面,各级各类企业又急需各层次的技能型人才。严峻的招生形势,已向技工教育提出了挑战、敲响了警钟。如何使技工院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以便更好地为首都的经济建设服务,培养出更多的实用型技能人才,已成为当前技工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笔者于2014年11月,对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2014级的468名新生进行了入学动机和择业趋向的抽样问卷调查。
二、调查结果分析
在调查问卷中就入学动机、专业选择、择业意向三方面内容共设计了6个问题。调查前,笔者一行向学生统一介绍了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填写问卷的要求,因此学生们回答的问题是认真负责的,调查的结果是客观真实的。通过统计分析,得出如下几点结论。
1。主导动机:掌握一技之长
调查内容中,关于“你报考技工院校的目的是什么”的问题,选择学习技术的有352人(占75。2%);有120人(占25。64%)是因为听说到技工学院就读找工作方便,终身“包分配” ;还有24人(占5。12%)是因为哪都去不了,只有技工院校接收。如今,技工院校抛出的学费低、转户口等条件已不再是优势,而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已成为大多数学生和家长的共识。因此,提高技工院校教学质量、加强技能训练、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打造名牌专业,已成为技工院校生存的生命线。
2。自主意识增强 ,适应社会需求
调查中,在五个可选专业中,学生最想学的两个专业依次是:药剂专业,196人(占41。88%);数控专业,178人(占38。03%)。最想学该专业的原因中,有216人(占46。1%)是因为该专业热门,社会急需;有144人(占30。76%)则认为便于深造、有前途;还有142人(占30。34%)是因为该专业知名、相对好找工作。
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选择热门专业和知名品牌专业学生人数较多,传统专业选择人数相对较少。
(2)学生和家长普遍关注就业前景好、便于深造、工资待遇相对较高的专业。
(3)此项调查仅限于本院开设的几个专业,因此有一定的局限性。
3。依靠学院推荐就业,继续深造成趋势
对调查表中“你毕业后的去向”一题,有346人(占73。93%)回答是依靠学院找工作,可见推荐学生就业,是劳动系统技工院校办学的优势,这项工作做好了,就业渠道畅通,就会吸引生源。选择毕业后继续深造,报考技师和本科的学生有108人(占23。07%),这说明尽管学院推荐就业对学生和家长很有吸引力,但是上本科、学技师依然是相当一部分人的美好愿望。因此加强文化基础学科教育,拓宽升学渠道势在必行。
从“你最向往的职业、最想干的工作是什么”一题中看出,对“专业对口的工作”和“专业是否对口无所谓,待遇好即可”的选择人数相等,都是166人(占35。47%);其余选择国企和外企的人数基本持平;另外还有个别同学填写律师、翻译、记者、会计、金融等职业,这说明学生的就业愿望是多样的,有的侧重专业、技术;有的则看中待遇、福利;还有的好高骛远、憧憬完美。可见学生对职业的向往基本与社会的需求相吻合,但也存在着不切实际的倾向。因此学院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与就业形势”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找准自己的人生位置。
三、对策与建议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分析,提出以下几项建议。
1。增强技工院校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要想使技工院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立足之地,必须增强创新意识。根据市场需求,以及学院现有专业设置和实习设备设施情况,建议如下。
(1)树立品牌专业,打造名牌工种。建议继续扩大和发挥数控专业的'影响,加大宣传力度,让国家奥林匹克集训基地和历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中所获的各项冠军荣誉深入人心;让数控专业中的数控车、数控铣和数控加工三个工种,稳固地以绝对优势确立起在全国同级同类技工院校中的佼佼者地位。
(2)树立特色专业,打造特殊工种。建议学院继续扩大和发挥环保系各专业的影响,进一步加强现有环境保护与检测、药物制剂和食品加工与检验三个专业的课程建设,力求参与各级各类技能比赛,将化学检验工这一行业特色工种,打造成知名工种,确立“别的技工院校没有我有,到别的技工院校有我强”的特色办学优势。
(3)树立传统专业,打造大众工种。对学院现有的机电系、汽车系以及信息技术应用系的各个专业,继续进行专业建设及课程改造,力争使现有各专业更加规范化、实用化、科学化和现代化。
2。切实抓好毕业生推荐就业工作
到该学院就读的学生中有73。9%的人是因为学院有众多的校企合作订单班,考虑到将来的工作有保障而选择报考的。如果学生和家长心目中的美好愿望没有实现,那就说明该学院的优势不再是优势。因此,建议学院除了依托现有各个订单班以外,还要继续走出校门,走进企业,了解企业,把握市场,开发出更多的优质单位,让大多数学生走进优质企业的大门,切实解决就业问题,并且让优秀学生得到优厚的待遇,让他们自豪地立足于社会之中!
3。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努力提高学校社会声誉
一个学校的声誉好坏,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而学校的内部管理则是根本的因素。毋庸讳言,在创新教育开展如火如荼的今天,技工院校几乎成为被改革遗忘的角落。尽管社会上技工教育尚未被普遍认可,但技工院校的教育仍有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因为中国目前的国情不可能让百分之百的人都上高中、上大学,一部分初中毕业生仍然要选择技工院校,这说明技工教育有特定的,社会的分工使得人才呈宝塔形分布,因此企业永远需要有一技之长的技术人才,第三产业的发展更需要高素质的服务人员。一个学校要想走的长远,关键还是要激活自身的生命力,大胆改革,勇于创新,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将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相结合。只有面向市场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学校才会成为源头活水,永不枯竭!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学生入学报告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