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述】中国艺术考察报告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第1篇】艺术专业考察报告范文这个学期我们终于有机会外出艺术考察了,我们要到中国最美丽的乡村----江西婺源。快到目的地时,我就被那山里的风景给迷住了,茂盛的树木,婉转的溪流,都让我心旷神怡,那“小桥流水”的意境更让我陶醉。
这一次艺术考察收获丰富,一方面加深了对古建筑的感性认识,积累了传统的建筑知识,地理知识、风水学知识、规划知识、古代环保知识及各种其它人文知识,了解了中国先贤的智慧与能巧;另一方面也积累了许多资料和图片,为艺术创作与进一步的理论研究收集了良好的素材。以下是结合本专业,对那些本人认为较有代表性的人文景观或自然景观作一些描述。
婺源是江西东北部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县,被旅游书籍冠以“中国最美丽的乡村”。与浙江、安徽为邻,有着丰富的人文和自然风光。她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故里,也是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家乡。这里文风鼎盛,古迹遍布,尤以明清古建筑为代表,而自然风光更是如诗如画:田园、小溪、古木、翠竹环绕村落,飞瀑、驿道、路亭、拱桥散布乡野……婺源不仅有江南层峦叠翠的山林,碧绿绸绢般的小河,还有蜿蜒的石板路连着一个个依山傍水的村落,更为突出的是这里的徽派建筑,其风格体现在“粉墙黛瓦”,即雪白的墙身,青黑色的瓦,屋顶是刻着各式图案的飞檐翘角,直指苍穹,在蓝天绿树映衬下分外瞩目。婺源古民居既具有浓郁的徽州特色,又不乏匠心别具的独特格局。婺源的油菜花跟古朴的徽派建筑相结合,是其他油菜花开的地方不能比的。他们相互融合,构成了一副最美,最和谐的图画。行驶在婺源的林间小路上,仿佛就是在山水画中走。
赣中古建筑的每栋建筑都有明显突出徽派风格的风火山墙、高耸的垂脊和起翘,还有家具、木椅的设计风格,都是精雕细刻的经典之作。在婺源沱川古村落间行走,感觉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民居布局非常讲究与山、水、林木等自然环境的和谐结合,文化品位很高。背靠郁郁葱葱的山林,一股清澈的山溪曲曲弯弯绕过幢幢明清古宅,穿过小桥和村中心后流向村外,一道道翻水坝形成的小瀑布激起哗哗的水声。在村边遇到一帮正在写生的美术院校师生,他们迷恋于这儿古代人文建筑与自然生态的和谐融合:穿村而过的溪流、村边小山岭上的古道、苍翠的古樟和松林、茶园农田、一排排的青石古溪埠、明清古宅群错落有致,简直就是一个大型生态园林,尤其从山岗上望下去,几乎每个角度都能入画。
在学校,我们大都在室内画着静物。这次写生,增长了我们的见识,让我们走出了课堂,融入了自然,使我们的心灵放飞在山水,老屋,人间。我们懂得了光线与构图的关系,明白了建筑与文化的“血源”。在写生中,我们更深切地体味到:美无处不在,关键是要善于发现。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美丽的风景,还有感受到了那淳朴的乡村乡情,在考察中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的那份友谊,老师在我们画画和生活上的帮助,这一切将永远珍藏于心。
学校给了我们这次“江西婺源写生之旅”的机会,让我们来到这么优美的地方写生,拓展了我们的视野,深化了我们对艺术深层次的了解,让我们真切的体会到了自然与人文之美,传统与现代的完美契合,感叹艺术的殿堂原来如此美妙! 然而,看着眼前婺源的湖光秀色,真让人陶冶在这巧夺天工的自然风光之中!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感谢婺源的先辈们,建造出了这么神奇的一处“牛形村落”,惊艳之余,也情不自禁地惊叹前人的智慧与结晶,深思人类智慧的无限宽广和深邃!
几天的考察时光一晃而过,美好的时光总是在逝去之后令人那么依恋,短暂的总是那么令人回味!通过考察使我们由一个对婺源一无所知的“外行”变成了一个熟练徽派建筑的“内行”。其中,我对徽派建筑最深的印象就是“凸”字形的“马头墙”。它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马头墙高低错落,一般为两叠式、或三叠式、较大的民居,因有前后厅,马头墙的叠数可多至五叠,就是俗称“五岳朝天”了,总而言之,江西婺源的徽派的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惯已经在我们脑海中深根了,我们也酷爱这块土地。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在专业上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同时也在纪律、团队协作、艰苦朴素等方面经受了锻炼和考验。这是一段值得一生好好珍藏的记忆。
【第2篇】江西婺源艺术考察报告江西婺源艺术考察报告
考察地点:江西省婺源县
考察时间:从XX年5月21日至5月26日
考察过程
婺源县位于赣东北,古徽州六县之一,徽州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素有“书乡”、“茶乡”之称,是全国著名的文化与生态旅游县,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的文化风俗、房屋建筑、饮食居住和徽州其他各县大体相同,属徽文化的组成部分。那里完好保留了大量的明清两代古建筑,它们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成熟的一大建筑流派——徽派建筑,堪称典范之作。明清时代古徽州一带的商人凭借木材、茶叶、盐业等的垄断经营,称雄商界长达二三百年,统称徽商.当时徽商经营的势力遍及大江南北,聚集了大量的财富和声望。中国人落叶归根的特性让殷实的徽商们最终都在家乡大兴土木,建民所、立祠堂,光宗耀祖,传宗接代。经济的繁荣带来了徽派建筑的全面的昌盛。中原望族的迁徙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文化和耕读礼俗。中原盛行的儒家礼教文化浓墨重彩地在古徽州生根发芽,枝繁叶茂。这也是徽派建筑渗透着儒雅之韵的原因之一。聚集巨额财富的徽商几乎无一例外地将大量的资本投入到光荣之中,投入到自家宅院的建设中,这也在无形中促进了徽派建筑昌盛的发展。
本次考察为婺源的东线景区。主要考察了思溪延村,大鄣山景区,李坑,汪口,江湾,晓起,等地。
我们到婺源之后,第一站就是晓起村,也是我们这次写生的住宿地点。这里的房屋多为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建筑,也有少量系明代所建。民居建筑风格大同小异,多为一层至三层穿斗式木构架,四周用风火山墙围起,大门为石库门坊,水磨青砖门面。平面布置常为三开间,内分前厅、后堂、厨房,前后均有浅天井。方柱石基,格扇门窗,青石板铺地。最令人称奇的是古宅栩栩如生的“三雕”(木雕、砖雕、石雕)艺术。
行程第一天去的是思溪延村,延村以群屋一体的建筑格局著称,若逢雨天, (文章转贴自实用工作文档栏目) 踩着光可鉴人的青石路,从村头走到村尾,穿堂入户而衣衫不湿。庄园特色极具,在环绕延村的河岸上还可以捕捉到水彩画般轻灵、蒙胧、滋润的画面。思溪的古民居则以幽深的庭院风格见长,鎏金匾额,回廊护栏、天井书斋,亦庄亦趣。有些村落中,至今依然保留一些当年的古驿道,它们在村庄与村庄之间宛如飘带一般蜿蜒伸向远方。那些规模较大的村落更是有着江南风光田园诗般的意境,高高低低的树,曲曲弯弯的河,零零落落的村,有一种国画中的韵味。
印象颇深的是李坑。李坑是一个以李姓聚居为主的古村落 ,该村落群山环抱,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村中明清古建遍布、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 ……此处隐藏56727个字……的艺术之美。
陕西省博物馆、大雁塔
秦始皇兵马俑参观完后,我们便直接乘车来到了陕西省博物馆,陕西省博物馆内,陈列出陕西省一路出现的历史,时光也跟随博物馆一步步的前进倒退了1000多年,现在回味一下历史的长河。
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西安大雁塔的西北侧,筹建于1983年,1991年6月20日落成开放,是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博物馆事业迈入了新的发展里程。这座馆舍为“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唐风建筑群,主次井然有序,高低错落有致,气势雄浑庄重,融民族传统、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于一体。馆区占地6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5600平方米,文物库区面积8000平方米,展厅面积11000平方米。馆藏文物多达370000余件,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文物不仅数量多、种类全,而且品位高、价值广,其中的商周青铜器精美绝伦,历代陶俑千姿百态,汉唐金银器独步全国,唐墓壁画举世无双。可谓琳琅满目、精品荟萃。
古人的文化也是博大精深,以以前的技术想制造出这么精细的东西是很有困难的,但古人也能够依靠精细的技术,专制的细心做到堪称完美,我们设计中也是如此,不能缺少古人的细心,和有那么两手的技术,古人也在设计理念上有很多创新,使得博物馆不是那么枯燥乏味,更像是随时会有精细出现在你面前,这更是值得我们艺术设计学习的地方。
大雁塔
大雁塔被视为古都西安(陕西)的象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代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为藏经典而修建,塔身七层,通高64.5米。2017年1月17日,西安大雁塔—大唐芙蓉园景区正式获批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大雁塔也是国家文物局公布的首批丝绸之路申遗中国段22处申遗点之一。大雁塔是8世纪为保存玄奘法师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而建。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一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着佛教传播而东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汉文化的.典型物证,是凝聚了汉族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
而在大雁塔旁边的便是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喷泉景观优美,壮丽,很有震撼感,这也是一种设计,设计让水具有美感,也可以让世界都充满美感,我们对我们未来的设计还是很有期待的。
第二站敦煌
敦煌隶属于甘肃省酒泉市,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地处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汇处。敦煌因曾经的辉煌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敦煌位于古代中国通往西域、中亚和欧洲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上,曾经拥有繁荣的商贸活动。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画”闻名天下,是世界遗产莫高窟和汉长城边陲玉门关、阳关的所在地,中国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美的出乎意料的沙漠—鸣沙山
沙漠或者沙丘中,由于各种气候和地理因素的影响,造成以石英为主的细沙粒,因风吹震动,沙滑落或相互运动,众多沙粒在气流中旋转,表面空洞造成“空竹”效应发生嗡嗡响声的地方称为鸣沙地。
月牙泉,古称沙井,俗名药泉,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得名“月泉晓澈”。月牙泉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弯曲如新月,因而
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称。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以月牙泉命名的歌曲有两首,另外月牙泉多为游戏里地图场景名称。
赶了30个小时的火车,疲惫至极,下车首先闻到的就是一股土腥气味,其次便是好大好大的,真的是好大的风,好大的尘土在空气中弥漫着,依旧乘上我们大巴车,组队去了我们向往已久的荒凉大沙漠,在电影里少给我留下的印象一直都是恐怖,谁进去了沙漠就死定的感觉,但当我第一次走进时,那种美,简直是美的一塌糊涂,什么30小时的火车,什么满身的沙子,全部都是浮云,大自然何尝不是在做设计,大自然的设计是一种永不过时的时尚,路上的所有抱怨,一切的一切全部都被眼前的美景冲掉了。
雅丹地貌,汉长城
今天乘坐了3个多小时的汽车来到了雅丹地貌,魔鬼城,天气异常的炎热,枯燥,(沙漠里面的蚊子也是别有一番味道),但是下车的时候依旧很震撼,还是被眼下的美景所折服,在极干旱地区的一些干涸的湖底,常因干涸裂开,风沿着这些裂隙吹蚀,裂隙愈来愈大,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背鲫形垄脊和宽浅沟槽,这种支离破碎的地面成为雅丹地貌。有些地貌外观如同古城堡,俗称“魔鬼城”。
而汉长城虽然与雅丹地貌相比会略胜一筹,汉长城虽然不美,但是还是为古人保家卫国,修建长城,把长城修满,把国家护起的爱国精神和毅力所打动,汉长城已被风侵蚀的不知所措,但是还是别有一番味道的。
来到雅丹地貌,魔鬼城我才真实的了解到,设计业是可以带有地方味道的,这样的设计更是能体现出这里的独到之处,这也是一种很不错的设计理念。
第三站洛阳
洛阳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四大古都之一。联合国命名的世界文化名城,世界“四大圣城(耶路撒冷、麦加、洛阳、雅典)”之一[3],隋唐大运河的中心枢纽和丝绸之路东方起点之一[4-5]。
洛阳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十三朝古都,拥有1500多年建都史[6],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时最长的城市。道学、儒学、佛学、理学或渊源于此,或首传于此,或光大于此,以“河图洛书”为代表的河洛文化是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祖根文源[4]。国花牡丹因洛阳而闻名于世,被世人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是国家aaaaa级景区,位于洛阳市南郊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龙门石窟位于中国中部河南省洛阳市南郊12.5公里处,龙门峡谷东西两崖的峭壁间。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
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现在的我们还是在校的学生,并不成熟。所以有了这次西安之行并且是抱着学习的心态出发。但是我们同时也是“青年艺术家”,面对开阔自己的眼界、提高自己的标准、知道自己正处于什么位置、找出自己现在欠缺什么这些就是我们现在的学习重点,也是这次外出考察的收获。当今的当代艺术现状,面对众多的艺术家和作品,我们可以什么层次都较全面的了解,但同时也必须有自己对于当今艺术现状、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评价标准。开阔自己的眼界、提高自己的标准、知道自己正处于什么位置、找出自己现在欠缺什么这些就是我们现在的学习重点,也是这次考察的收获。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中国艺术考察报告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