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语:药品经营与管理论文【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药品经营与管理论文 篇一【关键词】药店;经营管理;GSP;体会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992-01
药店的迅速发展更好地满足了人们对于疾病治疗的需求,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不去医院而直接去药店买药治疗,以改善自身的病情。GSP是药店经营所必备的基本规范要求,实行GSP,能够进一步提升经营管理质量,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从而实现药店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1 药店经营管理体会
1.1 细化管理 随着现代经营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人性化管理在药店经营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经营管理体制、社会支持、管理艺术等都是提高药店经营管理的重要因素,应当引起药店经营者的重视。因此,对于药店的经营管理应当实现细化经营,从进货、检验、药品排放、柜台展示、价格管理、财务管理、服务顾客、销售药品等一系列的过程中,应当都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以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够按照规定进行,从而确保管理的规范化,提高管理质量。
1.2 经营创新 21世纪是充满挑战和竞争的时代,如果墨守成规,则必然会被时代淘汰,因此,创新是对药店经营的基本要求,也是有效提高药店经营水平的准则。对此,药店管理者应当不断丰富自身的理论知识,实现思维的升华,推动药店经营的创新发展,如向顾客讲解其需要药品的药理知识,创新营销、确保药品质量等,虽然药品质量是药店经营的基本要求,但就当前的情形来看,药品质量是药店的招牌和信誉,只要经营者能够始终坚持药品质量提高,则必然能够实现对顾客的吸引。
1.3 高新技术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药店经营正在向着现代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因此,对于高新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药店经营管理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药店经营管理的质量,如药品备案、快速查询等,能够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此外,随着网上购物风潮的袭来,药店经营也逐步开展网购模式,对于提升药店市场信誉和形象,并扩大其影响范围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2 药店经营实行GSP的体会
2.1 加强药品采购的科学管理 在药品采购过程中,药店经营者应当提高其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坚持从正规渠道进购药品,以确保药品质量符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同时还要加大药品采购的监督力度,不给那些制假者有可乘之机。药店应当认真贯彻药品质量保证方针,确保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性,从而有效促进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2.2 严格贯彻相关法规,提高业务人员素质 作为药店的经营者,应当认真学习《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药品管理法》,充分了解药店经营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并时刻关注国家对于药店管理的新政策和新法规,以不断促进其自身管理水平的提升,同时也更好地培训药店业务人员,实现其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从而严格把关药品管理质量。
2.3 规范药品贮藏 规范药品贮藏非常重要。对于药品,应当按照其不同性质实行分类贮藏和保管,如对于特殊的药品、品、冷藏药品、、危险药品等,应当实行特殊管理方法,与一般的药品分开贮藏,以免混乱。在药品出库的过程中,应当按照近效期先出、易变先出和先进先出的原则,从而保证药品应用的合理性,减少资源浪费。
3 结束语
药店经营管理,不仅需要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还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因此,加强药店的经营管理已经是迫不及待需要解决的问题。药店经营企业在其经营管理的过程中严格按照GSP执行药品管理,并制定及严格遵循各种关于药品的规章制度,不仅能够确保药品质量的提高,同时还能够减少纠纷,确保药店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以促进药店经营企业更好的参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竞争,并树立良好的市场信誉和形象,促进其市场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春玲。我国零售药店经营策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药业,2009(08).
[2]孙淑琴,马晓华,杨晓艳。加强药品经营企业GSP认证后监管的思考[J].中国药事,2009(08).
药品经营与管理论文 篇二关键词:营销学 教学方法 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1-0257-01
营销就是商品或服务从生产者手中移交到消费者手中的一种过程,是企业或其他组织以满足消费者需要为中心进行的一系列活动,营销学是系统地研究市场营销活动规律性的一门科学[1]。食品营销学和药品营销学是营销学的两个应用分支学科,它们将市场营销学的理论、原则和客观规律应用于食品行业和药品行业的实践活动,重点研究食品药品行业营销活动的行为规律,分析营销工作中的内在因素,为改善食品药品行业经营管理、提高营销工作的服务质量,正确调整营销活动中的人际关系,最大限度地去满足消费者对食品药品的需求,努力创造市场价值,为企业谋取利润而展开总体营销活动[2-3]。食品营销学和药品营销学这两门课程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因它们同是营销学范围,教学内容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又因药食同源,再结合理论教学“必需、够用”原则,所以我们在整合课程的时候,把这两门课整合成一门课,统称食品药品营销学。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主要就业岗位是食品药品企业内的质量监督、基层生产管理、化验、产品技术服务和营销等,这些岗位都需要了解食品药品销售市场,这样才能使企业生产的产品更能满足顾客需求。
高职院校学生依赖性强,基础较差,学习欲望不高,在高职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上课容易走神,自我约束能力差,甚至有的学生直接排斥上课,另外有部分学生完全不了解所学的专业,加上专业知识结构不同于高中的知识结构,学生很不习惯大学学习生活[4]。如果还用以前的教学方法、教学思路去教育学生,学生的学习效果肯定不理想,教学目标也很难实现,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跟新教学理念,运用新颖互动的教学方法和贴近实际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以上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决定了食品药品营销学课程不能单纯采用“从理论到理论”的教学方法,而应结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特点,将其作为一门理论教学为辅、实践教学为主的课程。通过教学,学生不仅要掌握课程理论知识,还要具有运用课程知识分析食品药品市场经济现象、解决食品药品市场营销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对于食品药品营销学课程,教师如何教好、学生如何学好,如何让学生学以致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据此,笔者本着“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宗旨,结合食品药品行业实际需求,通过教学实践,对食品药品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
一、食品药品营销经典案例教学
高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的学生,前期没有学过市场营销基础知识,因此在课堂上,只讲授食品 ……此处隐藏14581个字……展具备充足的动力和保障。
3.3 适用直销方案的设计
为了进一步推动新型物流商业直销模式在我国中草药保健品营销中的有效应用,应当在新型物流商业直销模式理论的指引下,对适用的直销方案进行设计。对销售人员专业培训体系进行建立,确保充足的具渲毕技能、中草药保健知识的专业人才为保障[5]。对各类经销商的监督和管理进行完善,使经销商的伦理行为得以规范,从而取得消费者更大的信任。对优惠消费者权益,应进行强化,对优惠消费者群体进行稳定。对专卖店、自营店,要进行严格的管理,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基于互联网平台,对电子商务及物流配送体系进行建立,为中草药保健品的直销提供良好的平台和保障。此外,应科学化地细分产品市场,针对消费者不同的生活方式、购买习惯、收入、年龄等,采用不同的产品方案,协调产品的市场定位及定价,通过合理的价格体系和产品方案,让更多的消费者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
4 结 论
保健品行业是当今社会中一个较为新兴的行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自身健康越来越关注,因而保健品市场也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其中,中草药保健品具有天然、绿色、无毒副作用等优点,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喜爱。在我国中草药保健品营销当中,新型物流商业直销模式是一种新的营销模式,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其在实际应用中仍然面临着一定的问题,对此,应当采取有效的对策,增强新型物流商业直销模式在我国中草药保健品营销中的适用性,从而推动中草药保健品直销业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丁敏。新型物流商业直销模式对我国中草药保健品营销的适用性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5(11):76-78.
[2]许晖,郭净,纪春礼。中国企业国际营销动态能力的维度构建研究――基于三家企业国际营销实践的理论探索[J].经济管理,2011(5):183-192.
[3]刘波,张振红,李松。我国直销企业市场营销环境分析[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1-5.
药品经营与管理 篇八对于乡镇卫生院来说,药品经营是保证医院能否正常运作的基础;药品经营的财务核算是医院财务管理的关键环节。所以,对药品进行合理、科学的经营及管理,同时做好药品经营的财务核算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是乡镇卫生院生存和发展、为农民提供更高品质的卫生和医疗服务的保障。
一、乡镇卫生院药品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一)不完善的药品储备及库存管理
因为药品本身具有一定特殊性,而且有严格存储条件与有效期,所以库存管理药品时一定要与相关要求相符合,很多药品必须防潮、避光,甚至有些药品还要求控温与冷藏,否则药品就会变质,不能将药品效用真正发挥出来,但是很多卫生院并未重视这些存储细节,不利于药品管理。药品储备具有数量大、种类多、流动性大及管理困难等特点。
随着科技进步和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药品种类越来越多,乡镇卫生院受人力资源和专业技术力量限制,储备的药品种类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常常造成共需矛盾。有时,患者或医生需要使用的药品库存没有,“不常用”的药品又摆放过期,造成浪费。
乡镇卫生院毕竟“庙”小,受流动资金和存储条件以及人力资源等诸多条件限制,药品储备数量有限,“管理不到位”、“库存信息不畅”、“采购不及时”等药品经营工作稍有不慎,极易“断粮”。如何做到合理储备,减少资金占用,又能保证药品经营工作的顺畅,是乡镇卫生院面临的一道难题。
(二)不合理的剩余药品处置方式
卫生院治疗住院患者时,通常会有突发状况发生,造成病房产生很多剩余药品,比方说,患者擅自离院、提前出院、对药品过敏等,都会导致不能完全使用药品。很多卫生院在处理剩余药品时,都会将剩余药品放入仓库,核减药品成本,尽管该方式可以擅自处理病房剩余药品,然而,也使得卫生院财务部门不能及时接受药品处理信息,造成药品成本与收入不匹配[1]。
(三)不规范的药品出入库管理
很多卫生院缺乏完善的药品管理流程,使得药品到库后,无法及时将药品验收单据开具出来。而且药方补充药品后,不能及时进行药品复核与确认调拨单,导致药品发放后,卫生院库存药品余额不足。
(四)滞后的药品信息化管理
一般卫生院都具有繁琐、复杂的药品种类,而且也具有较大现金流量,滞后的药品信息化管理会加大药品管理人员负担,工作效率难以提升,很容易增加人力成本,同时又会存在较大出错率。近年来,很多卫生院还在使用手工记账法,缺乏药品专业管理软件,导致药品核对、入库、成本核算过程中统计效率不高,而且极易发生偏差等情况,对卫生院药品成本数据真实性产生直接性影响[2]。
二、卫生院财务管理中药品成本控制策略
(一)合理统计药品
为了与我国新会计准则相配合,应该制定适应会计准则的药品管理方案,以此实施药品统计工作,并以金额为主要计量单位,报销依据为药品实际消耗量,明细记录药品收发工作,做好药品分类管理等相关工作,将其汇成卫生院财务表格,并由会计部门在月末盘点相关药品,以此对药品库存金额与账面金额两者一致性予以确认。
(二)合理采购药品
在卫生院中,药品所占资金额度比较大,所以,在药品供应充足的基础上,做好合理的药品采购工作,由此可以有效控制药品资金合理、科学流动,卫生院财务管理者一定要做好药品成本记录,并根据季节变化、药品使用频率以及本卫生院医疗水平等来确定药品采购量,对药品进行合理采购,避免浪费药品,导致药品成本增加。
(三)强化药品应付账款管理
对“应付账款”进行合理设置有助于避免药品成本管理中差错的出现,而且还可以提升卫生院财务管理效率,将所需药品账款理清,有效监督药品变动情况,此外,还可根据药品供应商单位实施有效的子科目设置,从而对药品实施科学、合理的核算管理。并在每月末核对药品入库单与相关发票,确认药品使用情况后录入凭证[3]。
(四)完善药品对账制度
卫生院财务管理人员应该定期核算药品金额与库存量,保证药品库存、账本和实际耗损具有一致性,因此,卫生院应该不断完善药品汇总核对及销售制度,卫生院库房应该每日结算处理所进出的相关药品,由此可以准确、有效掌握药品总体使用情况,由此才能是药品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五)强化药品信息化管理
在社会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也相应提升了卫生院药品管理信息化程度,将药品管理软件应用到药品成本管理中,有利于药品库存盘点与对账,并通过药品二维码管理,扫描药品二维码,在计算机中输入药品信息,由此就可以快捷的找到药品相关信息,而且也有助于药品成本核算。
(六)加强制度完善与员工培训工作
卫生院必须不断提升药品管理者综合素质与职业道德,使其工作水平得以不断提升,定期培训药品管理人员,鼓励其积极参加培训与学习,而且药品人员管理体制与药品采购体制也应该与时俱进,这样对控制卫生院药品成本极为有利。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药品经营与管理论文【精品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