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篇:论读书读书八得窃读记(2课时)
课题:拓展阅读《论读书》《读书八得》《窃读记》
课型:新授
拓展阅读
论读书读书八得窃读记(2课时)
课前预习:
1、自主阅读,查字典解决生字词。
2、摘抄文中你所喜欢的格言句子。
相关课程标准:
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的读书观,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学习林海音通过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表达感情的方法,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
评价任务:
1、课堂练习。
2、课后阅读练习探究一、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熟读《论读书》、《读书八得》,完成下列课堂练习:
1、通读课文,说说读书的好处。
读书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可以改进人性启迪智慧。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敏,写作则能使人精确。总之求知可以使人改善精神上的各种缺陷。(根据课文能说出意思就可以)
2、《论读书》的中心话题是“读书”,围绕这一话题,谈了哪些内容? 读书的正确目的;要讲究读书的方法;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弥补精神上的缺陷。
3、《读书八得》主要围绕哪一方面谈论了读书?你能总结出作者的观点吗?
读书与思考的关系。要用思考的方式、审慎的态度、批判的眼光、理智的情感去读书,这样才能真正有所收获。
4如何理解《读书八得》的第六得——抵抗好书?
抵抗好书并不是不读好书。这里所说的“抵抗好书”就是抵抗好书给你带来的负面影响,克服在这部好书面前产生的自卑感,然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走一条自己的路,这样才不会失去自己的本色。
二、 比较探究
按照《读书的三种姿势》的说法,《读书八得》主要观点属于哪种姿势?《论读书》又有几种姿势?
《读书八得》主要观点为站着读,《论读书》三种姿势都有。
在课文中找出具体语句。
三、 积累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
请写出至少三条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
(1)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2)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3)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意在让学生熟读课文,理解文中的读书观并积累有关读书的格言句子。但是在学习时,学生产生疑惑的一些语句我讲解的不透彻,最好能联系实际做启发式讲解。
第二课时
一、熟读《窃读记》,完成下列课堂练习: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两次窃读的经历。
第一次窃读遇到了狠心自私的掌柜,第二次窃读遇到了好心的店员。
2文章详细记叙了两次窃读的经历,你能理出作者两次窃读的心理变化过程吗?两次窃读,作者的感受和收获有哪些不同呢?
第一次:安心——暗喜——庆幸——高兴、渴望——羞惭、尴尬、难堪——悲愤。
第二次:焦急——惨淡无神——绝望——心整个沉下——感激——松快 感受和收获不同:第一次是由喜而忧,收获狭隘和怨恨;第二次由忧到喜,收获感动和关爱。
3、出色的心理描写是本文一个亮点,请在文中找出刻画人物心理的语句并简要赏析。
4、“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日常生活中融入了浓浓的爱不经意的细节往往给人巨大的力量,我们应该善于感受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与爱。
二、比较探究
《窃读记》中那位书店店员与《黄生借书说》中的随园主人的行为有哪些不同?你更喜欢哪一们?
一个是情感性的主动的,一个是理性的被动但都是自觉自愿的行为。一篇故事动人,高潮撼人;一篇说理雄辩巧妙。
说出自己喜欢的一位并说为什么。
三、读写结合:
1、谈一谈自己的读书经历
2、说一说你知道的名人读书的故事。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意在让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两次窃读的经历,并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表达感情的方法。但是在学生谈读书经历时我给予的指导不够很多同学谈的比较肤浅。
第二篇:我的窃读记
我的窃读记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麟峰小学五年二班柯雅蕾 读了《窃读记》这篇文章,我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我的窃读记的来龙去脉来……
那是几星期前,我迷上了一部长篇言情小说,上面打着“儿童文学”的旗号。我被那勾魂的话语迷住了,可谓是:一日无书,百事荒芜。可妈妈却极力反对,她说这本书这不好,那不行。于是,我的窃读记拉开了序幕……
我的窃读记,第一招:被窝偷窃计
晚上睡觉,我躲进被窝点起夜明灯,打开书,一页,二页,我像饥饿的婴儿,贪婪地吸吮着。可是,刚第一天晚上,妈妈就来了个检查,发现被窝里透出光线,掀开被子,将我捉拿归案,并好好地把我训了一顿。看来,这不是长久之计啊! 我的窃读记,第二招:见缝插针计
妈妈可是个大忙人,一天到晚忙个不停,我可以借她去上班的时间如饥似渴地看啊!这可计划刚开始还行得通,可过了一段,妈妈发现我最近不看那书了,觉得不大对劲,而我,自以为这个计划天衣无缝,结果被妈妈轻而易举击败了。 那天,妈妈出去加班,我先堤防了一阵,刚想拿起书,妈妈突然回来,说手机忘拿了。哦!真是虚惊一场。妈妈走后,我便放松自如地看了起来,忘记了时间,忘记了一切,一猛地扎进了故事的海洋,没想到,妈妈杀了个回马枪,“呯!
——”“吼吼——”一场“暴风雨”来临了……
我的窃读记,第三招:隐埋计
近日,表弟来我家,而我心爱的书也看得只剩下几页了,表弟的“从天而降”可真是天助我也!表弟帮我挡住了“风沙”我可以一边帮他检查作业,一边看书,没想到这最后一页的紧要关头,我的“内勤”向“外敌”透露了重要的机密——表弟把我的一举一动汇报给了妈妈,我和妈妈展开了“巅峰对决”——谈判。
妈妈苦口婆心地劝我:“孩子,言情小说可以学习其中的优美词句,但你也不能这么猛了劲地看吧!妈 ……此处隐藏7789个字……:解析、质疑题目,了解作者和故事
发生的时代背景。
1、让学生说一说:“窃读记”中的“窃”就是偷偷地的意思,“窃读”就是偷偷地读书,“窃读记”就是叙述偷偷地读书的经历,“窃读”就是文章的线索。根据题目质疑,提出了哪几个问题:谁窃读?为什么要窃读?是怎样窃读的?作者是怎样写窃读的?对于前两个问题通过前面的学习比较好解答,谁能解答这两个问题?今天我们着力要解决的是后面两个问题。放在后面学习,接下来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文章的作者和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课件出示)学生齐读。
2、接下来我们进入活动二。 四、(详讲)(课件出示)活动二:画句子,品词语。
1、告诉学生:高效读书一个很重要本事就是能够在阅读中用你敏锐的眼睛准确地发现文章中重要的句子语句,能够帮助你迅速准确地把握和理解课文内容这就是这个环节要达到的目标,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接下来请学生画出能揭示文章中心的句子。
2、(课件出示句子,第一个句子:“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板书:快乐、惧怕。第二个句子:“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带领学生画出句子。如果说,我刚才说的这两个句子你们读懂了,那么整篇文章,你们基本上就读懂了。
3、(课件出示词语)齐读,按照课文的顺序找到这些词并圈画出来,边圈边体会。这些词清晰展现了了小姑娘窃读的心路历程和情感变化,再来看这些词,你能发现写了“我”的几种心情和体会,老师先举一例,引导学生说出:急切、快乐、惧怕、辛苦。再齐读一遍。
4、画完了句子,品完了词语,接下来学习提炼课文,感悟写法。
五、(详讲)(课件出示)活动三:理解文本,体会写法——我是怎样窃读的?这是怎样一种滋味?课文是怎样描写窃读的?默读课文,用“这是____的窃读,这是____的滋味。”句式写一写你对课文的理解。想一想你是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这些语句分别是什么描写?这个环节主要是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础之上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文中的中心,学习用简练的词语概括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总结文章的写法。
1、师举例:这是急切盼望的窃读,这是急切盼望的滋味,其他的你从课文里面找。
2、引导学生说一说,并且读一读相应的句子,举出例子,师相机点拨写法,指导朗读,并出示相应的句子,比如:
⑴这是不顾一切的窃读,这是不顾一切的滋味。例句:我跨进店门,踮着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体会几个动词的准确运用。
⑵这是急切的窃读,这是急切的滋味。例句: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
⑶这是紧张贪婪的窃读,这是紧张贪婪的滋味。例句: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运用了心理描写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⑷这是知趣离开的窃读,这是察言观色的滋味。例句:我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每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我会知趣地放下书走出去,再走进另一家。一本书要到几家书店才能读完。(心理描写)
??
3、同学们说了很多,根据课文内容来说多得很,这就叫多角度的从各个侧面来理解课文内容好,我来把大家的发言小结一下,(课件出示)大家一起来读一下:
急切匆忙的窃读担心害怕的窃读
紧张贪婪的窃读察言观色的窃读
混入人群的窃读大雨掩护的窃读
饥肠辘辘的窃读长久站立的窃读
沉浸快乐的窃读依依不舍的窃读
腿酸脚麻的窃读苦乐交织的窃读
终生难忘的窃读受益无穷的窃读
艰难岁月的窃读如饥似渴的窃读
????
4、还有各种不同的滋味,(课件出示)再来读:
匆忙盼望的滋味牵挂惦记的滋味
忘我投入的滋味紧张贪婪的滋味
快乐惧怕的滋味察言观色的滋味
隐藏伪装的滋味人群掩护的滋味
暗自庆幸的滋味饥肠辘辘的滋味
腿酸脚麻的滋味留恋不舍的滋味
浑身轻松的滋味精神满足的滋味
5、作者在文章中刻画了一个怎样的童年的自己,请看活动四。
六、(略讲)活动四:感悟形象。说一说:这是一个多么__________的小姑娘啊!
1、指导学生思考、发言。
2、小结同学们的发言,(课件出示)读一下吧!
⑴这是一个多么爱读书 的小姑娘啊!
⑵这是一个多么可爱的小姑娘啊!
⑶这是一个多么坚强的小姑娘啊!
⑷这是一个多么爱学习的小姑娘啊!
⑸这是一个多么聪明的小姑娘啊!
⑹这是一个多么执着的小姑娘啊!
七、(略讲)活动五:揣摩写法。文章哪些写法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1、小结写法,齐读:
(1).课文以“窃读”为线索按时间顺序来记叙,中间穿插了以前读书的几个场景。
(2).全文运用了大量的独白式的心理描写和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生动的刻画了窃读的种种滋味。
(3).把身体上的又累又饿和精神上的担忧惧怕、快乐满足对比进行描写,鲜明地突出了乐大于苦的中心。
(4).课文最后用中心句对全文进行总结,点明主旨。
2、(课件出示)齐读。作者在文章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活动描写、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等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向我们塑造了一个在艰难岁月里怀着担忧害怕、忍着饥饿、如饥似渴地窃读的小女孩的形象,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作者的整个人生,使作者能够在物质极为贫乏的年代保持着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3、(课件出示)齐读。粮食哺育的是人的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成长的人。
4、师总结:好书滋养着我们的灵魂和精神,滋养着我们的气质和品格,让我们多读好书吧!
八、(略讲)活动六:拓展阅读和思考新的问题。
拓展阅读:1.历史上著名的勤奋读书的故事,像“韦编三绝”“凿壁透光”“范仲淹的故事”等。2.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读一本好书,就是
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我扑在书籍上,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高尔基)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 3.查找资料了解更多勤奋读书的故事、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和世界发达国家的阅读状况,并积累下来。
思考:你应该怎样更好地读书?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认真体会“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含义,再写下来。
六、说板书设计:
窃读记
急切
快乐热爱读书
惧怕
辛苦渴望求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