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语]警校毕业实习心得体会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警校学员的警察职业原动力的激发状况,不仅影响学员从事警察职业的使命感、责任心和信心,还直接影响了他们在校期间的学习动力、学习行为、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另外,对警校本身的发展也具有深刻的影响。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警校毕业实习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参阅。
警校毕业实习心得体会1一、实习目的:将所学习的公安业务知识做到学以致用
二、实习时间:20__年1月10日至20__年6月21日
三、实习地点:
四、实习单位:常德市公安局jss公安局ts派出所
五、实习内容:
时光总在不经意间从我们身边流逝,当你专注于一件事的时候,才发现时间过的是那么的快。2011年,我来到常德市jss公安局实习工作。由于工作的需要以及局领导的安排,我来到了市里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的ts派出所参与了市公安局ts派出所的所有公安工作,体会到了公安工作的艰苦和无私,对如何开展农村公安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我的专业是经济犯罪侦查,由于局里的工作需要我被分配到了jss公安局ts派出所,参与了治安管理工作。每天都有相关的工作需要去做,初到派出所上班。感觉有一种熟悉的陌生感,从陌生到熟悉,从简单工作到独立办案。在这短暂时光的学习里,让我有不绯的工作经历;而这些琐碎的办案过程,都离不开师父耐心的指点。整个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都离不开师父的亲切关怀。这些经历,使初学乍练的我逐渐成熟。艰辛的工作,又让我感受到了工作的乐趣与人生的价值。这次的实习,使我酝酿三年的专业知识得已运用,还使我懂得如何办案和做事,更让我领悟到怎样待人处世。
在过去的五个五月里,我在工作和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是我一直坚持着我入校时的誓言,“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并以之作为行动准则。用汗水去描绘警营沙场,待到问题解决时,然后悟出只要有心,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为警一方,就要坚守一片热土,誓保一方平安。
(一)、ts派出所的情况介绍
jss是个县级市,素有孟姜女故乡,车胤故里之称,有许多的人文故里。因其地处澧水河畔,在上个世纪水路交通占据主要地位时,曾经一度风光无限,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有着相当的地位。ts乡地处常德市于澧水河畔之间,交通方便,使得其在经济方面得到了相当的发展。这里人文气息浓厚,民风淳朴,jssts乡总面积58平方千米,总人口2万。
ts人既继承了jss的人文作风,又有自己独特的韵味,有着自己独特的饮食,1风俗习惯。ts乡的山多,于是这里的村民靠种植园艺树木发家,并形成相当的规模,成为了本地村民的经济来源,在常德市算是比较有名的园林树木之乡。
ts派出所位于ts乡镇府政法大楼,设施相对齐全。派出所管理治安案件,刑事案件,行政案件,由所长全权管理,有三名民警(包括所长),配备一辆警用车辆。感觉上是工作团结,办案效率极高的团体。
执法质量是公安机关的生命线,是“民心工程”和“形象工程”。派出所紧紧抓住,以执法质量为核心,依法、公正办理案件。派出所《公安机关执法质量考核评议规定》,jss改进方法,对办理案件考核。按市里要求,给每个民警都配备相应的配套设备,使民警的执法精简化、规范化。将所有案件在受案与立案后,一律录入公安内网。将所有案件的归口,理顺关系,杜绝了执法偏差,随意执法等不好的执法行为。严格领导责任承包制度,自2003年,该局一月一表一考评,将原来的每半年考评向日常考评与对民警个人考评延伸,要求严格管理,并在每月的内勤例会上考评所执法台帐和办结案件,并通报考评结果。严把审核关,派出所严格案件审核制度,每个案件在承办人承办意见后,由大队长及教导员审查,审查后报局法制科审核,法制科审核后再报局里签批,有效地防止了执法不严、执法不公的情况。多年来,该局共办理各种案件上万起,合格率高达百分之九十八以上。做到了无冤错案、严重瑕疵案件和重大上访案件,上访量逐年下降,每年比同期下降百分之十几。
(二)、ts乡的治安问题的主要工作范围与治安状况
ts乡下辖九个村级单位和三个居委会,是一个典型的以农业为主要经济实体。ts乡多数村民“靠山吃山”以养殖业和林业为主,利益纠纷多属于农业利益纠纷问题,这就要求办案民警必须懂得一定的农业知识才能更好的对症下药,更好的为村民解决相应问题。故制定如下制度:
⑴、派出所的民警们24小时值班
所有民警周一至周四必须24小时在岗,周五、六、日三天轮换值班,只要有人报警,无论何时何地,一律出警给予帮助或予以解决,或提出建议和劝告,并且必须记录和保留出警回执。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为村民们解决纠纷问题是主要工作包括:治安纠纷、产业纠纷、财务纠纷等。除此之外还有:调查取证、移送起诉、行政拘留。民警们一致称警力太少,配套设施不到位,工作量大,警车太少,待遇发放不到位。在ts乡这山多、地形复杂之地,,出警很不方便。
⑵、在村里设立村民警务室,定期下村管理
“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对于农村警务室,定期报道,排查农村治安问题,坚决堵塞农村治安漏洞。对于个人行为给集体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的个人,在查清违法行为的基础上,依法坚决予以打击。定期为村民提供法律支持和法律信息以供村民参考,并在相应的时间段内为村民发放法律知识讲座宣传单,努力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而做出应有的那份贡献。
⑶、三级联动制度
对于一般的的行政纠纷案件,由派出所、ts乡政府司法所和村治安委员会三个单位联合调解处理,在维稳的大前提下,确保尽量不激化矛盾,尽量从快处理,尽量维护村民的利益。通过多年的实践,这一执法制度给村民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不仅使老百姓得到了实惠,也使派出所的工作提高了效率。
(三)、ts乡派出所的执法状况
在所长的安排下,我跟从一位姓鲁的民警过实习生活,他是一位部队转业的老干部,在部队转业之后成为人民警察,他是个壮汉,甚有威势,却是个心细之人,工作一丝不苟,很健谈,很和蔼,我们亲切的称他为“淼哥”。他工作了有将近25年,在当地,是个很有的人民警察。
在大部分时间中,我和这位鲁警官走村串巷,走访民情,调解纠纷;偶或轮到他坐值班室时,一起出警去处理纠纷。群众与企业扯皮、邻居打架、夫妻打架,不一而足,统统归我们管;记得有一起纠纷:邻居a与邻居b因为门前门后的产权纠纷发生争吵,邻居b遂叫上30多岁的儿子将邻居a与其妻子一顿打。鲁警官为调解此事,连续两天在此两家之间来回奔忙,最后以两邻居重新再三个单位的见证下重新划分产权,并形成了人民调解协议书。在这起纠纷中,鲁警官表现出了一个老警官所能表现的素质,确实令我等在象牙塔中夸夸其谈的人折服。事情完结之后,鲁警 ……此处隐藏5527个字……民甚多。据观察,陈贵镇除农业和工矿外,并无其他成规模的产业,这就造成农民增收乏力。镇表面繁荣与农民生活水平低下形成鲜明对比。
镇派出所就在镇政府大院的旁边,为四合院。设施较为完善,有健身室、餐厅、车库、招待室、办公大楼和警官宿舍。编制上有11位民警,其中户籍警4名,刑警3名,治安警2名,所长和教导员各一位,有两位司机,三部警车,三部警用摩托车,一位炊事员。警官学历方面,四名复员军人,一名专科法律毕业生,一名大专生,一名地方治安队转正警员,其余两名不详。
二、派出所的工作范围与陈贵镇的治安状况
派出所的民警们24小时值班,四班倒,为贯彻上级“有警必接,有警必出”的方针,只要有人报警,无论何事,无论何时,一律出警给予帮助或寓于解决,或提出建议和劝告,并且必须记录和保留出警回执。在实际工作中,调解纠纷为民警们的主要工作。纠纷包括治安纠纷、产权纠纷、财务纠纷。除此之外,工作有:调查取证、移送起诉、行政拘留和看管嫌疑犯。重大刑事案件一般转送刑侦大队处理,交通案件交由交警处理。民警们一致称警员太少,工作量大,警车太少,在陈贵镇这山多、地形复杂之地,出警很不方便。
如上所言,陈贵镇是各财政收入高而农民生活水平不高的地方,农民们与政府的关系并不是很协调,农民与企业之间也经常爆发冲突和矛盾,盗窃工矿企业的生产工具和矿石也是案件的一大部分,群殴的情况也是居高不下,相对于其他农村,外来人口多,造成的矛盾也多,所以陈贵镇的治安状况还是比较严峻的。
三、陈贵派出所的执法状况
在所长的安排下,我跟从一位姓毛的户籍警过实习生活,他是一位警校毕业生,在附近一个称为“金桥镇”的镇子的派出所实习三年之后在一次“招警”中成为人民警察,他是个壮汉,左眼部有明显的瘀青,甚有威势,却是个心细之人,写字一丝不苟,却也少有笑容。他工作了有将近八年,在当地,还是个小有的人民警察。
在大部分时间中,我和这位毛警官走村串巷,走访民情,调解纠纷;偶或轮到他坐值班室时,一起出警去处理纠纷、打群架,群众与工矿企业扯皮、兄弟打架、夫妻打架,不一而足,统统归我们管。记得有一起纠纷:一妇女a怀疑其夫与同车间的妇女b有染,遂叫上几人将妇女b一顿打。毛警官为调解此事,连续两天在此两家之间来回奔忙,最后以妇女a向妇女b当面道歉,并赔偿600元医药费了事。在这起纠纷中,毛警官表现出了一个年轻警官所能表现的素质,确实令我等在象牙塔中夸夸其谈的人折服。事情完结之后,毛警官又找双方当事人记笔录,写调解协议书,终至圆满。
陈贵派出所的民警们很重视警民关系。毛警官跟我聊天说,以前是讲法治,一切都是按照法律来行事;现在是讲和谐社会,法治是过去的事情了。我们的目的是处理与群众的关系,尽量不去激化矛盾;不带_,不带警棍,尽量不带手铐,说话要和气。所长也说,现在讲和谐社会,最关键的是将事情在萌芽状态解决,免致激化。毛警官还说,他遭遇过几次行政诉讼,幸好他比较谨慎,工作做得好,没有败诉。他说,对我们不满的人总是存在的,但是只要我们工作做好了,事情得到解决了,什么都不用担心。最最关键的是要把材料做足,每一份材料都作的合法有据,就是再多的行政诉讼也不用怕。
四、陈贵镇公民的法治意识状况
如上所言,陈贵镇是个治安严峻之地,但并不能说陈贵镇的法治意识淡薄;相反在两个月的实习期间,,它们表现给我们的是令人惊奇的一面。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所极力阐明的是农村的安定团结和治安案件少的原因,依靠的并不是法律意识,而是宗族和习俗道德,约束人行为的不是法律规则而是根深蒂固的习惯和无所不在的本土。在此,作为一格农村,陈贵镇的群众们打破了这些习惯和,他们不再是安分守己和忍气吞声的群体,他们有了权力意识,虽然只是最基本的,最低级的对于经济利益的追求。他们无视不可地紧盯着政府和企业的行动,稍微有利可图便觉不放过,只使他们只有意识,没有正确的法律知识,因而手段便非遵循法律规定而为。因此便有了许多群众与企业之间的扯皮,有位土地使用权的,也有为期望在企业发展中分得一杯羹的。
陈贵镇南山村是一格地处偏避的小山村,相较其他村,该村没有企业没有矿业,土地稀少,生活并不富裕,但该村所在地风景秀丽,政府筹划在该地建一旅游风景区,征用该村许多土地,因此而产生的纠纷不计其数,甚至出现流血事件。其中有一户农民,曾在多年前开荒获得一块土地,后废弃多年未耕种。政府筹建的一条公路要经过他的那块土地,在施工过程中遭到该村民的阻挠,在多方做工作未果的情况下,政府工作人员对其动粗,拟将其强行带走,未果。该村民以死相胁,并邀群众多人阻止政府工作人员离开。这是一起典型的作为弱势群体的群众与政府起纠纷的情形。群众们的弱势,不单单体现在权力上也体现在知识和信息上,他们不知道法律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护自己,特别是看到法院、公安的执法人员与政府工作人员坐在一起交头接耳,递烟寒暄时,即便是一个法律工作者也不敢对法律保护保有多大的信心。他们能够不屈服于政府的威势,采取手段试图获取它们认为应该获取的利益,已是法治意识上的莫大进步。后,镇政府的一位副镇长前来做工作,几个农民席地而坐,而他坐在椅子上,拍着前面的桌子,声震屋瓦。院子里坐满了公安、综治办的人。这是何等的威压啊。
或许许多人会说这些就是刁民,目无法纪,阻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拖低了政府的行政效率,该打。但是事实上,真正目无法纪的是政府、是权力。一个农民,他能做的了什么呢?
陈贵镇民众的法律意识的另一格体现是,不管什么事情,如果解决不了他们的第一个反应是报警,这种情况在中国农村的其他地方应该是难得一见。与我一同去实习的其他三位同学,来自北中西三地的农村,皆言辞中情况罕见。究其原因,与公安部倡导的“服务型民警”不无关系,但更为重要的是群众法治意识的提高。公权力保护私权利本就是现代法治的精义。如此一来,便大大减少了私力救济行为,降低了大案的发生率。五、公安权力对于群众法治意识的影响
在所里,听民警们抱怨的最多的是:苦、累,什么事都要做,什么警都要接,什么警都要出,群众还不理解我们的工作。他们也感叹没以前那么方便了,可用的手段少了,该写的材料多了,做的事比以前多了。
这是趋势吗?作为一个警察,作为一个权力拥有者自居的警察,无疑是不想看到这种状况的。他们感觉拘束,不耐烦,施展不开手脚。这样的想法还存在于当今许多警察的脑海里。
陈贵镇派出所的作法无疑使公安民警们感到了束缚和不便,但结果是,群众们对于公安机关的信任感却大幅上升,他们愿意把纠纷交给警官们解决,他们感觉到,站在他们这边的,并不永远只是自己。他们看到了公权力对于自己的重大作用,法治的开始不就是这样的吗?
中国农村面积广大,人口众多,随着近年来都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进入都市的农民越来越多,为保障社会的有序发展,在作为基地的农村搞好法治建设无疑是极为重要的。在农村,与农民直接打交道的不外乎乡、镇政府,公安派出所,且公安派出所担负着户籍管理、调查取证等任务,与农民的接触更为深而且广,影响力也至少占着1/3强。重视公安权力的正确行使是中国农村法治进程的重要一环。